![]()
文/深圳市宝辰鑫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3D打印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制造技术,其发展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材料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金属3D打印技术已经从传统的快速成型和原型制作应用,发展成为可以生产高强度、高性能金属零件的成熟技术。如图1所示,3D打印技术在医疗、航空航天、精密模具等领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激光器是实现金属3D打印的关键部件,高精密金属材料打印对激光器提出了新的需求,不仅要求激光器具有紧凑、高光束质量、高可靠性的特点,若能实现实时激光功率监控以及实时激光功率补偿功能,将能更好地保证激光功率长时间输出的稳定性,从而保障工件的打印质量,这对于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图1:3D打印应用领域。 针对应用于3D打印激光器输出稳定性的痛点,本文基于宝辰鑫自主研发的3D打印专用水冷连续激光器,通过对光源控制模块的设计与优化,对激光功率进行实时监控并补偿,最终实现了高稳定性、高线性度的功率输出。 系统设计 (1)激光器光路 激光器的光路系统如图2所示,红光激光器起指示作用,两个915nm半导体LD泵源通过(2+1)×1合束器注入激光谐振腔。谐振腔由一对工作在1080nm的高反光纤光栅(HR)和低反光纤光栅(LR)组成,通过优化光纤光栅的反射率和3dB光谱带宽,保证激光在其中持续振荡并选模。 有源光纤扮演增益介质的角色,将输入的半导体泵源信号转换成中心波长为1080nm的激光,并在振荡中进行放大。有源光纤采用双包层技术,可提高泵浦光的吸收效率,使得光纤激光器能够降低整机功耗。 为防止高功率激光输出下光束质量的劣化,利用小芯径光纤导入以及熔接技术保持基模传输,同时凭借剥模器对高阶模进行滤除,并最终输出(QBH)。
图2:激光器工作原理简图。 (2)光源控制模块 激光器光源控制如图3所示,其中主控制采用并行的高速逻辑处理芯片,能够达到ns级的控制响应速度。输入输出接口则采用高速的数字量和模拟量隔离光耦,由此保证激光器控制的高速与一致性。同时配合高精度电流控制模块,保证光源供电的稳定性,从而实现输出激光功率的高稳定性。 不仅如此,得益于完善的控制IO,包括互锁信号、急停信号、外部IO使能信号、调制信号以及功率模拟量信号,实现对激光器的精确控制。其中对关键输入信号的反馈输出,可分别从温度、电流、水流量和光信号等方面,全方位保障激光器故障自动化检测机制的正常运行。
图3:光源控制框图。 (3)外观设计 图4所示为激光器最终外观图,激光器整个尺寸是标准的1U机箱,体积相对于传统的单模连续光纤激光器,优化了接近2/3,在成本与重量方面实现小型化,操作便捷,整体免维护,可直接集成至用户设备。 得益于高效的水冷系统,通过对热源的精准计算,仿真模拟水冷系统散热能力以实现高功率、高效率散热,满足激光器长时间的工作需求。
图4:激光器外观图。 实验结果及分析 (1)输出功率线性度 对激光器进行功率校准,其输出功率的变化如图5所示,从10%-100%满功率调节的范围来看,激光器输出功率具有达到1%的极佳功率线性度。
图5:功率输出变化图。 (2)出光延时 延时信号的探测结果如图6所示,从监测到开光信号到激光输出,探测到最小延时可低至5~6μs,是传统激光器开启时间的1/10,有效提高了实际加工效率及一致性。
图6:延时信号。 (3)其他输出特性 通过优化激光器光学设计,改进冷却系统,实现了激光器的高稳定性、高光束质量输出,具体特性如下: ● 激光输出功率包括300W/500W/1000W,调节范围5%-100%,短时功率稳定性在±1%@24h,长时功率稳定性在±1.5%,确保打印过程中的熔化和固化可靠性、高质量。 ● 光束质量因子M²≤1.1@14UM以及M²≤1.2@20UM。 ● 电光转换最高可达40%,降低能源消耗,效率提升。 ● 中心波长1080±10nm,光谱带宽(3dB)为3~5nm。 ● 焦点可调范围±4mm,适用不同焦距需求。 ● 工作模式可以连续或者调制频率(20kHz)进行输出。 结语 基于宝辰鑫自主研发的3D打印专用水冷连续激光器,通过对光源控制模块的设计与优化,对激光功率进行实时监控并补偿,最终实现了高稳定性、高线性度的功率输出,确保3D打印过程中的熔化和固化的可靠性和高质量;同时,从监测到开光信号到激光输出,探测到5~6μs的最小延时,可有效提高3D实际加工的效率和一致性。
版权声明: 《激光世界》网站的一切内容及解释权皆归《激光世界》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激光世界》杂志社。 |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