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
视频      在线研讨会
半导体激光器 激光切割 激光器
新闻聚集
我国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台193纳米紧凑型固态激光器
材料来源:光行天下          

深紫外(DUV)激光器凭借其高光子能量和短波长特性,在半导体光刻、高分辨率光谱学、精密材料加工和量子技术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与准分子激光器或气体放电激光器相比,这类激光器具有更高的相干性和更低的功耗,为系统小型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据《Advanced Photonics Nexus》报道,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研制出可产生193纳米相干光的紧凑型全固态激光系统。该波长对于光刻工艺至关重要,该工艺通过在硅晶圆上蚀刻复杂电路图案,构成了现代电子设备的制造基础。

该新型激光系统工作重复频率为6千赫兹,采用自主研发的掺镱钇铝石榴石(Yb:YAG)晶体放大器产生1030纳米基频光。

实验装置

激光器输出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四次谐波转换生成258纳米紫外光(输出功率1.2瓦),另一路驱动光学参量放大器产生1553纳米激光(功率700毫瓦)。

随后,这两束光经级联LBO(三硼酸锂,LiB3O5)晶体进行混频,最终获得平均功率70毫瓦、线宽小于880兆赫的193纳米深紫外激光输出。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在混频前对1553纳米光束加载螺旋相位板,成功获得了携带轨道角动量的涡旋光束。这标志着国际上首次实现固态激光器直接输出193纳米涡旋光束。

该突破性成果不仅为混合型ArF准分子激光器提供了新型种子光源,更在晶圆加工、缺陷检测、量子通信和光学微操控等领域展现出重要应用前景。

这项创新激光技术不仅提升了半导体光刻的效率和精度,更为先进制造技术开辟了新路径。

193纳米涡旋光束的成功产生,或将引发电子器件制造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推动相关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关链接:https://dx.doi.org/10.1117/1.APN.4.2.026011

转自:光行天下

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内容、图片、视频来自网络,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上一篇:艾迈斯欧司朗:光与传感技术的璀璨... 下一篇:这一高功率光纤激光国家重点研发项...

版权声明:
《激光世界》网站的一切内容及解释权皆归《激光世界》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激光世界》杂志社。
第十九届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



激光世界独家专访

santec
LASERFAIR SHENZHEN 2025
2025“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
 
 
 
free
友情链接

一步步新技术

洁净室

激光世界

微波杂志

视觉系统设计

化合物半导体

工业AI

半导体芯科技

首页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Copyright© 2025: 《激光世界》;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