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瑞士联邦工学院、日本滨松公司以及量子级联激光器(QCL)的发明人之一哈佛大学的Federico Capasso领导的研究小组共同开发出了一种新型QCL,这种QCL能输出两种或多种波长的激光,或者在多个方向上输出激光。 实现这种QCL的关键技术在于等离子体,即控制量化的高频自由电子振荡形成等离子体。 该研究小组的成员曾经把一个亚波长光阑和一个金属光栅引入到QCL结构中,通过该光栅可以把部分激光能量耦合到表面等离子体上。研究人员进一步指出,如果等离子光栅具有与表面等离子体波长相同的周期,输出激光的发散角就会降低多个量级。[1]
图:QCL激光器可以用一个等离子体光栅输出两种波长,或者用两个光栅在两个方向上输出一种波长。 “能输出多个光束的激光器既有趣又有用,因此我们一直在努力创建这种激光器。”哈佛大学研究人员Nanfang Yu说,Yu是该项组的主要成员,研究当光栅周期不等于表面等离子体波长时的情况。 两个光栅,两路输出 这里发生干涉的结果是:两个不同周期的光栅可以耦合等离子体输出,因此,就会在两个方向上产生激光辐射。该研究小组制作了一个工作在8µm的QCL,其光栅间距为7.8µm和6µm,输出光束分开的角度大约20°。 利用这种办法还可以进一步控制单个光束的强度,光栅越长即刻线数越多,辐射的光束就越强。 使用一个经过适当设计的等离体光栅建立两个不同的增益区域,该研究小组实现了空间分离的两个波长输出。基于这个方案,他们设计了工作波长为10.5µm和9.3µm的QCL,共用光栅的周期为8.5µm,两束光在空间上分开的角度为9°。[2] 研究人员指出,单一光栅的方法始终需要在准直方面作出折中,因为不同的波长有着不同的优化光栅参数。Yu说:“这个QCL原型只是一个概念演示,然而我们可以实现相同波长或不同波长的多光束输出,这在理论上并没有什么限制。” 红外等离子体传输 与此同时,这个QCL激光器也展示出了中红外表面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在可见光波段形成的等离子体只能传输几个波长,然后就被吸收或散射,然而计算表明红外波段的等离子体可以维持更长的时间,有几百个波长。 然而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还没有证明这种结论。Yu说:“我们研制的QCL激光器的成功运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表面等离子体在器件表面很大范围内的扩散,这是中红外表面等离体低损耗传输的一个很好证明。” Yu表示这种方法的真正意义在于多波长、大容量检测的应用,比如环境与大气传感应用。此外,其小型化多方向和多波长光源方面也会获得大量的潜在应用。 “单一波长、双光束输出的器件对于干涉仪非常有用,这一般需要两个相干光束:探测光和参考光。”Yu说,“可以输出两个不同波长的器件是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的理想选择,通过两个波长的吸收差可以定量确定气体浓度。” 然而,许多应用都要求在二维尺度上进行准直,而不是现在的单一“刀口”准直。研究人员目前正在探索更加精细的方法,以更好地控制表面等离子体的扩散。 参考文献 1、Yu et al., Nature Photonics 2, p. 564 (2008). 2、Yu et al., App. Phys. Lett. 95, p. 161108 (2009).
版权声明: 《激光世界》网站的一切内容及解释权皆归《激光世界》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激光世界》杂志社。 |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