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苏州英谷激光有限公司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OLED面板因其自发光、视角广、响应快、体积小、质量小、柔性化等优点,逐渐替代了传统显示面板,成为市场的主流。OLED面板可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视、显示器、可穿戴设备、照明、车载、商用大屏等领域。 OLED构成及特性 OLED,是一种由比较特殊的有机材料构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按照其结构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单层器件、双层器件、三层器件以及多层器件。OLED的基本结构是在铟锡氧化物(ITO)玻璃上制作一层几十纳米厚的有机发光材料作发光层,并在发光层上方覆盖一层低功函数的金属电极,构成如图1所示的三明治结构。
图1:OLED的基本结构。 OLED器件基本上由基板(透明塑料、玻璃、金属箔)、阴极(透明)、阳极、空穴注入层(HIL)、电子注入层(E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阻挡层(EBL)、空穴阻挡层(HBL)、发光层(EML)等部分构成。 OLED的发光过程通常有以下五个基本阶段: (1)电子和空穴的注入: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向夹在电极之间的有机功能层注入。 (2)载流子传输: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分别从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向发光层迁移。 (3)载流子复合:电子和空穴注入到发光层后,由于库伦力的作用束缚在一起形成电子空穴对,即激子。 (4)激子迁移:由于电子和空穴传输的不平衡,激子的主要形成区域通常不会覆盖整个发光层,因而会由于浓度梯度产生扩散迁移。 (5)激子辐射退激发出光子:激子辐射跃迁,发出光子,释放能量,产生可见光。 OLED显示屏分为柔性OLED和刚性OLED两种类型。对于刚性OLED可采用传统的刀轮切割,成本较低,但并不适用于当下流行的柔性OLED显示屏。与采用玻璃基板的刚性OLED不同,柔性OLED通常使用PI(聚酰亚胺)作为下基板,代替刚性OLED中的玻璃基板;使用薄膜封装(TFE)代替玻璃封装。它不仅灵活性强,而且可以减少一小部分现有玻璃的面积,重量更轻。 柔性OLED面板因突出的使用优势而广受青睐。然而柔性OLED显示屏由多层复杂且轻薄的材料组成,传统的切割方式容易导致热影响区大、裂纹多、边缘效果差等问题,无法保证质量和良品率,因此已不能满足加工需求。 如何对柔性OLED显示屏进行高速、窄切口宽度、低热影响区 (HAZ) 切割,是各大商家的面临的一大问题。 飞秒紫外切割的优势 超短脉冲激光器是柔性OLED切割的理想选择。相较于传统的机械加工,飞秒、皮秒激光器由于其脉冲宽度窄、峰值功率高,可轻松达到亿瓦级别。超短脉冲激光加工热影响区小,不易变形,崩边小,精度高,效率快。激光加工属于非接触式加工,不会对产品产生任何机械应力,不会影响产品本身的机械特性。 一般来说,脉冲宽度越窄,热影响区越小,产品的加工质量也会越好,所以采用飞秒激光器加工的效果会优于皮秒激光器。同时,柔性OLED由纯粹的有机材料(例如PI)组成,使用紫外波段的激光器可以更好地降低热影响区的大小。理论上,飞秒紫外激光器是目前OLED切割的最佳选择。
图2:脉冲激光切割示意图。 飞秒激光是指时域脉宽在飞秒(10-15秒)量级的激光,持续时间非常短,可短至只有几个飞秒;其次它具有非常高的瞬时功率,可达百万亿瓦。 飞秒紫外激光器在OLED切割领域具有以下优点: (1)聚焦光斑小,能量密度高,切割效率高。大大减小了激光加工材料时的热扩散距离,降低激光对材料的热损伤; (2)飞秒激光的超短脉冲可显著减少热影响区,避免有机材料因热损伤失效,激光单脉冲能量、峰值功率高,提升了激光加工材料的能力; (3)OLED由多层不同材质的材料组成,对紫外的吸收率更高更均匀,限制了光线在材料内的穿透深度,配合小光斑尺寸(微米级),可实现微米级切割精度,并进一步减小热影响区域,且对于环境没有污染,更为环保; (4)功率稳定,性能可靠,对OLED基材损伤小,减少漏液的情况,提高良品率,提升工作效率; (5)加工精度更高,切割异形OLED屏幕效果好; (6)适用于玻璃基板、ITO电极、有机层等多层异质结构的精准切割,具备多材料兼容性。 30W飞秒紫外激光切割实验 为了验证以上理论的正确性,英谷激光采用30W飞秒紫外激光器(GXF 343-30)对厚度~400μm的柔性OLED屏幕进行切割实验。切割效果如图3所示;表1中总结了切割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表2对比了几种光源切割的热影响区情况。
图3:用30W飞秒紫外激光器GXF 343-30切割厚度~400μm的柔性OLED屏幕。 表1: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表2:几种光源切割的热影响区对比
在多次扫描切割模式下,薄膜的有效速度达到150mm/s,切口干净利落,HAZ 的宽度仅为 5~10µm(在出射面甚至更低),这表明 GXF 343-30激光器非常适合用于切割具有挑战性的多层薄膜叠层。 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发现,30W紫外飞秒激光具备切割OLED的潜力,但需精细调控参数(能量、重复频率、扫描策略)以平衡效率与质量。建议结合材料特性进行DOE实验,逐层优化能量阈值。 英谷激光30W飞秒紫外激光器采用基于SESAM被动锁模的全光纤结构种子源,配合光纤-固体混合放大器,在实现高单脉冲能量和良好的功率稳定性的同时,体积也比同类产品更加紧凑;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有效抑制了放大过程中的非线性效应,降低了压缩后脉冲里旁瓣与边模的能量占比;并将1030nm到343nm的倍频效率提高到了30%以上,同时也保证了近衍射绩效的光束质量。
图4:英谷激光30W飞秒紫外激光器。 OLED的市场前景 OLED是继CRT(阴极射线管-代显示技术),LCD(液晶显示器-第二代显示技术)之后的第三代显示技术。凭借其卓越的显示效果、轻薄的结构以及柔性显示的潜力,占据了市场的大壁江山。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OLED面板在智能手机、电视、平板电脑、车载显示、可穿戴设备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OLED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增长显著。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OLED面板出货量达到了2.05亿片,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4%。全球OLED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全球OLED市场销售额达到了239.2亿美元。 为推动OLED面板技术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例如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研究制定新一轮支持视听产业发展的接续政策,加快培育视听消费新增长点,促进车载视听、商用显示等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其技术和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示面板消费市场之一,OLED产业链的国产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进而打破国外在上游材料和设备领域的垄断。 得益于消费者对高品质显示技术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OLED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预计未来OLED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另外,随着5G、AI等技术的融合应用,OLED还将迎来更多新的应用场景和市场机遇。 激光技术作为OLED切割必不可少的工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对OLED屏幕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超快精密激光加工也越来越受到厂商的欢迎。飞秒激光作为目前工业领域可稳定获得并使用的最短的激光脉冲,在OLED切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由于紫外波段能更好的减小热影响区。飞秒紫外激光器已成为OLED切割的最优方案,未来,飞秒紫外技术的发展势必将引领着OLED技术的革新,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便利和变革。 |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