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时间还剩10
视频      在线研讨会
半导体激光器 激光切割 激光器
工业应用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应用于4mm-20mm厚度船板焊接
材料来源:锐科激光           录入时间:2025/6/9 20:42:04

在船舶制造领域,焊接技术是决定船舶建造周期、成本及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电弧焊虽广泛应用,但其带来的焊接缺陷、变形及大量矫形工作,一直是行业内的痛点。随着科技的发展,激光焊接技术以其高效、精准的优势逐渐崭露头角。本文旨在研究船用钢板焊接工艺开发,主要采用优化选型激光器针对4mm-20mm厚度船用碳钢展开系统研究,为船舶行业提供高效、高质、低成本的焊接解决方案。

01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背景与优势

船舶焊接工时约占船体建造总工时的30%-40%,成本占比同样高昂。传统电弧焊虽成熟,但在应对中大厚度碳钢板材时,效率低下且易产生变形。激光焊接技术,特别是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凭借其高能量密度、低热输入的特点,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该技术不仅提高了焊接效率,还显著降低了焊接变形,减少了后期矫形工作,为船舶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02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核心与突破

本研究通过优化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参数(功率、速度、光丝间距、焊丝类型、弧长修正、引导方式等),解决了4-20mm碳钢船板焊接变形与缺陷问题,实现了单面焊双面成型,为船舶高效焊接提供了可靠技术方案。

1.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结合了激光焊接和电弧焊接的优势,通过激光与电弧的相互作用,实现了更高的桥接能力和更稳定的焊接过程。相较于单一焊接方式,该技术具有显著优势,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1)高桥接能力:熔化区宽,桥接能力好,适用于中大厚度板材的焊接;(2)低残余应力与变形:线能量低,有效减少了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3)高效率:焊接速度快,生产效率显著提升;(4)工艺适应性强:对工件装配间隙不敏感,适应性强。

2.激光工艺参数对船板焊接的影响

图1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平台

图1所示为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试验平台,主要由激光器、机器人、激光加工头、焊机及工作台等部分组成,光源选用RFL-C12000(200μm)激光器;通过对该项目的深入研究,针对4mm-20mm厚度船板,优化了激光功率、焊接速度、送丝速度、电弧电流等关键工艺参数。实验表明,当激光功率为7-9kW,焊接速度为20-30mm/s时,12mm厚Q345B船板可实现焊缝成型,无咬边、焊瘤等缺陷。

图2 焊缝表面形貌(v=20mm/s)

图3 焊缝表面形貌(v=25mm/s)

3. 不同焊丝类型对船板焊接的影响

在焊接过程中,焊丝的选择对焊缝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发现,药芯焊丝相较于实芯焊丝,在流动性、填充性及焊缝力学性能上表现更优。特别是在高焊接速度下,药芯焊丝能更好地填充焊缝,减少未熔合等缺陷的发生。然而,在缺乏良好保存条件时,实芯焊丝也是一个可靠的选择,只需适当调整弧长修正参数即可。

表1 两种焊丝焊接焊缝成型尺寸结果

图4 焊缝表面形貌

图5 焊缝截面形貌

03 引导方式与光丝间距对船板焊接的影响

激光与电弧的引导方式及光丝间距对焊接质量同样至关重要。下图6、7分别为不同引导方式的焊缝截面形貌和X射线检测结果,实验表明,激光引导电弧方式在焊缝熔宽上表现更佳,而电弧引导激光方式则在焊接稳定性上更胜一筹。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引导方式。同时,光丝间距的最佳范围为1mm-4mm,这一范围内激光与电弧的耦合作用最强,焊接效果最佳。下表2和下图8为不同光丝间距对4mm船板焊接影响的焊接工艺参数和焊缝表面形貌。

图6焊缝截面形貌

图7 X射线检测结果

表2 焊接工艺参数

图8 焊缝表面形貌

04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研究总结

船板激光-电弧复合焊接速度最佳范围为20mm/s-60mm/s。为了获得更好的焊接接头性能,生产优先选择药芯焊丝,弧长修正最佳为0-20;如果没有较好保存条件,优先选择实芯焊丝,弧长修正最佳参数范围为0-+10。光丝间距最佳范围1mm-4mm,焊枪角度与工件夹角最佳范围为45°- 60°。

激光非穿透焊优先采用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方式,激光穿透焊优先选择电弧-激光复合焊接方式。当船板穿透焊过程无自适应调节参数功能时,焊板间隙应控制在0.5mm以内;间隙>0.5mm时,可探索激光摆动-电弧复合焊、双丝复合焊接方法或者增加焊接过程中自适应参数功能。

船板厚度在4mm-14mm范围内,采用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可以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型,仅一道就可以实现成型较好的焊缝;当船板厚度超过14mm时,需采用多道焊接,既可以单侧多道焊也可以双侧焊接实现成型较好的焊缝。4mm-20mm船板焊接焊缝宏观和微观、X射线、拉伸、硬度检测均符合《CCS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规范》标准要求。

转自:锐科激光

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内容、图片、视频来自网络,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上一篇:GW光惠激光ABR抗高反技术:赋能新... 下一篇:通快助力高性能刹车盘制造

版权声明:
《激光世界》网站的一切内容及解释权皆归《激光世界》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激光世界》杂志社。



激光世界独家专访

 
 
 
友情链接

一步步新技术

洁净室

激光世界

微波杂志

视觉系统设计

化合物半导体

工业AI

半导体芯科技

首页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Copyright© 2025: 《激光世界》;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