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4日,第十六届全国激光技术与光电子学学术会议(LTO 2021)在上海嘉定召开。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700余名激光领域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参会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主编范滇元,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党委副书记李燕分别为大会致辞。 范滇元院士表示,多年来,看着这一会议逐渐成长壮大,发展成为国内激光及相关领域规模大、专业性强的高水平学术会议,办得非常出色,希望大家积极参与交流,在攀登科技高峰中谱写精彩人生。李燕认为,会议每届都创历史新高,充分体现了会议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希望大家以此为契机,广纳真知灼见,广交光学人才,将我国激光技术推向新的高度。
在本届会议开幕式上,中国激光杂志社还公布了2020年度《中国激光》《光学学报》《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主编推荐奖,共12篇优秀论文获此殊荣。(详情请查看《大会报告前,12篇论文受嘉奖 | 2020年度主编推荐奖揭晓》) Advanced Photonics主编、深圳大学袁小聪教授向参会代表介绍Advanced Photonics创刊以来的期刊发展。他表示,期刊在短短两年内受到了光学领域众多科学家的关注与支持,完成了被SCIE收录的目标,篇均引用达16次,未来,期刊将继续朝着高水平国际一流期刊的目标而努力。
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赵振堂院士介绍了全球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发展历程,并详细讲解了上海软X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XFEL)的最新进展。 SXFEL装置的研制分为试验装置(SXFEL-TF)和用户装置(SXFEL-UF)两个阶段。波荡器隧道和实验大厅于2018年建成,试验装置项目在2020年11月完成验收。SXFEL用户装置将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和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等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子科学设施集群。 激光核物理:进展与未来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谷渝秋研究员介绍了激光核物理在强流电子束加热聚变燃料效率、强流质子数在靶中输运及束靶核反应、激光产生对撞等离子体中的核反应、基于激光尾场加速高能电子束的伽马源及CT技术、光核反应及嬗变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经过多年发展,核物理研究面临加速器越早越大、反应堆面临污染环境等问题,高功率激光为核物理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工具,产生了新的研究方向。 飞秒激光电子动态调控微纳制造
北京理工大学李晓炜教授在报告中总结了电子动态调控的超快激光微纳加工新方法,通过超快激光时域/空域设计与实现调控光子-电子相互作用过程及局部瞬时电子状态,从而调控材料局部瞬时特性,进而调控材料相变等过程,实现高精度、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激光微纳制造。新方法获得了一系列重要应用,为一些国家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关键制造支撑。 高时空分辨率生物荧光成像
北京大学陈良怡教授介绍了三种高时空分辨率生物荧光成像方法,高分辨率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海森结构光显微成像、超分辨荧光辅助衍射层析(SR-FACT)双模态超分辨率显微镜。 高分辨率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开创高分辨率在体成像领域;超灵敏海森结构光超分辨率显微镜,实现通用的活细胞超分辨率成像;活细胞荧光-无标记双模态超分辨率显微镜,揭示活细胞细胞器互作组以及找到新细胞器;提出活细胞超分辨率病理学的概念,并揭示佩梅病临床疾病表型机制以及筛选精准对症药物。 本次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工业大学王璞教授主持,大会特邀报告分别由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朱健强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张镇西教授主持。
北京工业大学王璞教授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朱健强研究员
西安交通大学张镇西教授 在接下来的三天内,大会在先进全固态激光器及新型激光器,先进激光材料、薄膜及元器件,新型功能光纤与器件,激光光场调控、传输及应用,先进激光加工与制造技术,生物光子学与激光医学,激光探测及激光通信,半导体激光与先进光电子器件,太赫兹技术与应用等8大领域以及先进材料与激光,空气激光的遥感应用探索两大特色专题,将进行200余场邀请报告。 本届会议由中国激光杂志社主办,由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西安邮电大学、上海大学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协办。
版权声明: 《激光世界》网站的一切内容及解释权皆归《激光世界》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激光世界》杂志社。 |
![]() |
友情链接 |